7月28日,記者從中科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獲悉:該所孫有斌研究員團隊在黃土記錄多尺度季風變化方面取得研究新進展。
中國黃土和石筍是兩種代表性的古氣候變化陸相載體,被廣泛用于揭示千年尺度季風變率和動力學。中國黃土高原西部和北部的黃土沉積速率高、成壤作用弱,具有記錄千年尺度季風變化的獨特優(yōu)勢。孫有斌研究員團隊在黃土高原選取了5個高沉積速率的黃土記錄,通過獲取高分辨率的粒度和磁化率變化序列,探討了東亞季風在軌道和千年時間尺度上的變化特征和機理。研究人員通過對多個記錄的整合對比,認為中國黃土具有揭示千年尺度季風變化的巨大潛力;未來季風快速變化研究應聚焦千年尺度溫度和降水波動的分離和量化,深化記錄與模擬的對比,以揭示軌道與千年尺度季風協(xié)同變化的機理。
該研究受科技部重點研發(fā)項目、中科院先導B專項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研究成果發(fā)表于地學國際權威學術期刊《地球科學論評》上。(記者 張梅 實習生 趙景煊)
【編輯:黨田野】
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wǎng),內(nèi)容均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站觀點,內(nèi)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如有對您造成影響,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予以刪除!